肿瘤手术是抗癌历程中的关键一步,术后的科学护理与康复管理同样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
为帮助肿瘤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期,金方堂大药房为大家梳理了涵盖护理、饮食、心理等方面的术后注意事项。
伤口护理:严防感染,促进愈合
术后伤口护理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。患者和家属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,定期更换伤口敷料。
观察伤口有无红肿、渗液、发热等异常情况,若发现伤口出现化脓、异味或疼痛加剧,应立即就医。同时,保持
伤口周围肤的清洁干燥,避免沾水。穿着宽松、柔软的衣物,减少对伤口的摩擦,为伤口愈合营造良好的环境。
此外,部分患者术后需要留置引流管,要注意妥善固定,防止引流管扭曲、受压或脱落,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、颜色和性质,一旦发现异常,及时告知医护人员。
饮食调理:合理膳食,补充营养
术后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促进恢复。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从流食、半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。
术后初期,可选择米汤、藕粉等易消化的食物,随着身体恢复,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、鱼肉等,以增强免疫力,促进伤口愈合。
同时,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预防便秘。需要注意的是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肠胃负担。
对于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,要严格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,控制血糖、血压。
适度活动:循序渐进,增强体质
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活动。术后初期,可在床上进行翻身、四肢屈伸等简单运动,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。
随着身体的恢复,逐渐增加活动量,如坐起、床边站立、行走等。运动强度要适中,以不感到疲劳为宜。
户外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,还能让患者接触自然,改善心情。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,防止伤口裂开或引发其他并发症。
心理调适:积极乐观,缓解压力
肿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,还有心理上的压力。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、恐惧、抑郁等负面情绪,这些情绪会影响身体的恢复。
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,倾听他们的心声,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。
患者自身也可以通过听音乐、看书、与朋友交流等方式,转移注意力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必要时,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进行心理疏导。
定期复查:监测病情,及时干预
定期复查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复查计划,按时进行各项检查,如血液检查、影像学检查等。
复查过程中,要详细向医生反馈身体的恢复情况,包括有无不适症状、饮食和睡眠状况等。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,调整治疗方案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。
肿瘤手术后的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患者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。通过科学的术后护理、合理的饮食、适度的运动、积极的心理调适和定期复查,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健康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