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的特殊节点,不仅承载着人们慎终追远的情感,也意味着气温多变、雨水增多的春季步入新的阶段。
对于身体较为脆弱的肿瘤患者而言,在这个时期,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做好自我保健,对于稳定病情、促进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。
顺应时节,饮食 “清补” 为主
清明期间,新鲜的时令蔬菜纷纷上市,肿瘤患者的饮食可围绕 “清补” 展开。菠菜,富含铁元素与维生素,可促进肠胃蠕动,以菠菜煮汤或清炒,简单又营养;春笋清爽可口,能够开胃健脾,不过其膳食纤维含量高,消化功能欠佳的患者需适量食用。同时,可多摄入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,像西兰花、香菇等。西兰花含有萝卜硫素,香菇富含香菇多糖,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力。
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蒸、炖煮,少用油炸、油煎,以减轻肠胃负担。避免食用生冷食物,如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、凉拌菜等,以免刺激肠胃,引发不适。此外,过甜、过咸、过辣的食物,以及烧烤、腌制食品,肿瘤患者都应远离,这类食物可能加重身体负担,影响康复进程。
适度运动,畅享春日暖阳
天气晴好时,肿瘤患者可外出进行适度运动,既能享受阳光,补充维生素 D,促进钙吸收,又能增强体质。散步是绝佳选择,速度以自身感觉轻松为宜,每次 30 分钟至 1 小时,可在公园、小区等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,欣赏自然景色,放松心情。八段锦动作舒缓,能调节呼吸,改善身体机能,患者可跟着视频练习,每天 1 - 2 遍。
运动需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劳累,且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,防止感冒。若身体状况欠佳,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应暂停运动,及时就医。
情绪调节,守护心理健康
清明勾起人们对逝者的追思,加上天气变化,容易让人产生低落、焦虑等情绪。长期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内分泌系统,削弱免疫力,不利于肿瘤患者康复。因此,患者可与家人朋友倾诉内心感受,缓解不良情绪。培养兴趣爱好,如绘画、书法、听音乐,转移注意力,丰富精神生活。条件允许的话,参与社交活动,与其他患者交流抗癌经验,相互鼓励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规律作息,营造良好睡眠环境
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肿瘤患者更需保证充足睡眠,促进身体恢复。每天尽量在晚上 10 点前入睡,早上 7 - 8 点起床,维持生物钟稳定。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,以免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,影响睡眠质量。可泡热水脚、喝一杯温牛奶,听舒缓的音乐,放松身心,帮助入眠。保持卧室安静、整洁,光线和温度适宜,为睡眠创造良好环境。
按时服药,定期复查
肿瘤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,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,防止病情反复。清明假期,也不能打乱治疗节奏。同时,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查,通过各项检查,医生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,调整治疗方案。若在复查间隔期间身体出现异常,如疼痛加剧、体重骤变等,应立即就医。
清明时节,对肿瘤患者而言既是挑战,也是调养身体、舒缓心情的契机。通过遵循上述建议,关注自身健康,保持积极心态,患者便能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段,拥抱生机盎然的春天,为康复之路增添助力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