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女性的健康威胁中,乳腺癌、宫颈癌、卵巢癌、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疾病不容忽视。积极了解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、高危人群特征及预防建议,是守护女性健康的关键。
关注女性肿瘤防治
1、乳腺癌:早发现,早治疗
【早期症状】: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,多为单发,质地较硬,边缘不规则;部分患者会有乳头溢液,多为血性液体;乳房皮肤可能出现橘皮样改变或酒窝征。
【高危人群】: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、月经初潮过早(小于 12 岁)或绝经晚(大于 55 岁)、未生育或晚育(35 岁以后)、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、肥胖等人群。
【预防建议】: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均衡饮食,多吃蔬果,减少高脂肪、高热量食物摄入;坚持规律运动,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;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,每月一次,最佳时间是月经结束后 7 - 10 天,40 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。
2、宫颈癌:可防可控的威胁
【早期症状】:接触性出血,如性生活、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;阴道排液增多,可为白色或血性,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,有腥臭味。
【高危人群】:人乳头瘤病毒(HPV)持续感染者、多个性伴侣、初次性生活过早(小于 16 岁)、多孕多产、免疫功能低下者等。
【预防建议】:接种 HPV 疫苗,可有效预防大部分宫颈癌,9 - 45 岁女性均可接种;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,21 - 29 岁女性每 3 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,30 - 65 岁女性每 5 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联合 HPV 检测;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固定性伴侣,正确使用安全套。
3、卵巢癌:警惕隐匿杀手
早期症状:腹胀、腹部肿块、腹痛,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、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,容易被忽视。
高危人群:有卵巢癌家族史、BRCA 基因突变携带者、未生育或不育、绝经后妇女、长期使用促排卵药物等人群。
预防建议: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高风险人群,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,必要时采取预防性卵巢切除;定期进行妇科检查,包括盆腔超声、肿瘤标志物 CA125 检测等;饮食上,多吃富含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的食物,如柑橘类水果、坚果等,可能有助于降低卵巢癌风险。
4、子宫内膜癌:重视身体信号
早期症状: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,量一般不多;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,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等。
高危人群:肥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,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,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而无孕激素拮抗者,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。
预防建议:控制体重,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(BMI);积极治疗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;对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,如需补充雌激素,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,同时加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;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,监测子宫内膜厚度。
总之,女性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石,关注女性肿瘤防治,从了解这些知识开始,积极预防,早期发现,及时治疗,为女性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。